伊尚網(wǎng)
  1. 當前位置:網(wǎng)站首頁(yè) >
  2. 整形常識
  3. 34可以做牙齒矯正嗎(34歲牙齒矯正有效果嗎)

34可以做牙齒矯正嗎(34歲牙齒矯正有效果嗎)

時(shí)間:2023-06-15 13:10:04 瀏覽:0 來(lái)源:愛(ài)美啦

  • 檢查、診斷

患者信息

性別:

年齡:15 歲


主訴:“暴牙,牙列不齊” 要求矯治。

病史:替牙后逐漸出現暴牙及牙列不齊癥狀,否認口腔不良習慣,否認正畸治療史,家族中無(wú)類(lèi)似錯 畸形。10 年前發(fā)現上頜中切牙之間存在多生牙并予以拔除。


面像檢查

正面觀(guān):面部基本對稱(chēng),頦部居中,面下 1/3 比例協(xié)調,中度開(kāi)唇露齒,露齦笑。

側面觀(guān):凸面型,均角型,上下唇前突,唇肌松弛,鼻唇角 < 90°。


口內檢查

恒牙列,15、16、24、25、26、36、37、45、46 可見(jiàn)充填體,22 鄰面齲,27 淺齲。42 舌向錯位,17 舌尖稍下垂。

牙列關(guān)系:

矢狀向:雙側磨牙中性關(guān)系,雙側尖牙遠中關(guān)系,前牙覆蓋 6mm。

橫向:上中線(xiàn)右偏 1mm,下中線(xiàn)右偏 2mm,上下牙弓較為狹窄。

垂直向:前牙區開(kāi) 4mm。

口腔衛生狀況:欠佳,色素 (++)。


其他檢查

兩側關(guān)節區未及彈響與疼痛,開(kāi)口度正常,開(kāi)口型正常。

無(wú)口腔不良習慣。


模型分析

擁擠度分析:上頜擁擠度:12mm;下頜擁擠度:14mm

Bolton 指數分析:前牙比:80.0%;全牙比:91.6%

Spee 曲線(xiàn)深度:左側:2mm;右側:1mm


頭顱、曲斷片

全口曲面斷層片示:18、28、38、48 牙胚存,47 頰向阻生,38、48 近中水平阻生,余未見(jiàn)明顯異常。


頭側數據分析

ANB,APDI 正常,提示患者不存在上下頜骨矢狀向不調,為I類(lèi)骨面型;SN-MP、FMA 正常,提示患者為均角骨面型;ODI 正常,提示患者上下頜骨垂直關(guān)系正常,無(wú)開(kāi) 或深覆 傾向,患者的開(kāi) 主要為牙性;U1-SN、IMPA 過(guò)大,提示患者上下前牙唇傾;NLA 過(guò)小,UL-E、LL-E 過(guò)大,提示患者上下唇前突,側貌凸。


診斷

1. 安氏 I 類(lèi),骨性 I 類(lèi)均角;

2. 22 鄰面齲,27 淺齲;

3. 47 頰向阻生,38、48 近中水平阻生。


  • 治療目標及治療計劃


治療目標

解除牙列擁擠,排齊整平牙列,建立前牙正常覆 覆蓋關(guān)系,調整上下牙弓中線(xiàn)使其與面中線(xiàn)一致,調整咬合使其達到正常尖窩關(guān)系,使 47 萌出建立咬合,解除開(kāi)唇露齒,改善露齦笑,改善凸面型側貌。


治療計劃

1. 拔牙矯治:拔除 14、24、34、44;

2. 拔除 48,令 47 自然萌出,后期視情況決定是否正畸豎直;

3. 于前牙區植入種植釘壓低上前牙改善患者露齦笑癥狀;

4. 囑患者行唇肌功能訓練;

5. 轉口內治療患牙,行全口齦上潔治,并進(jìn)行口腔衛生宣教。


  • 治療過(guò)程

治療步驟

患者拒絕于前牙區植入種植釘改善露齦笑,因此改用頭帽-J鉤。

X 線(xiàn)片追蹤右下第二磨牙萌出情況。


  • 治療結果

治療后

全口曲面斷層片示:13、15、23、25 牙根偏向遠中,其余牙根基本平行,18、28、38 牙胚存,38 近中阻生,余未見(jiàn)明顯異常。


  • 治療前后對比

  • 總結、經(jīng)驗分享

總結

該病例運用 Damon 3MX 自鎖托槽,減數拔除 4 顆第一前磨牙,解除擁擠,內收上下前牙,解除開(kāi) ,改善側貌;運用頭帽-J鉤行高位牽引治療露齦笑;拔除 48,去除 47 萌出阻力,使其正常萌出,建立正常咬合;囑患者行唇肌功能訓練,增強唇肌張力,促進(jìn)上下唇閉合。

治療結束后患者前牙覆 覆蓋可,上下中線(xiàn)與面中線(xiàn)基本一致,雙側磨牙關(guān)系及雙側尖牙關(guān)系皆為中性,咬合關(guān)系良好,上下牙弓皆無(wú)間隙,Spee 曲線(xiàn)平直,側貌直面型,口唇閉合良好,療效令人滿(mǎn)意。


經(jīng)驗分享

1. 關(guān)于上頜正中多生牙。多生牙是指超出正常牙齒數目之外的牙齒,其發(fā)生率為 0.3-3.8%,它可出現在牙列中的任何位置,其中以正中多生牙更為常見(jiàn),而正中多生牙好發(fā)于上頜[1, 2]。上頜正中多生牙可導致上頜中切牙的萌出推遲或阻生、上頜中切牙之間出現間隙、上頜中切牙的異常傾斜和旋轉、上頜中切牙牙根吸收、含牙囊腫的發(fā)生等[1]。該病例的患者在排除口呼吸及其他口腔不良情況的前提下,上中切牙過(guò)度唇傾的原因與正中多生牙有關(guān)。

2. 關(guān)于下頜第二磨牙阻生。下頜第二磨牙阻生在臨床上很少見(jiàn),鮮有報道,其發(fā)生率為 0.03-0.3%,且多數是近中阻生[3, 4]。關(guān)于下頜第二磨牙阻生的原因有萌出間隙不足、萌出間隙過(guò)多、相鄰第一磨牙的缺失、第三磨牙的過(guò)早萌出等[5, 6]。下頜第二磨牙阻生易引起齲壞、牙周疾病、相鄰第一磨牙根外吸收、對頜牙過(guò)度萌出等危害[5]。其治療方法主要有去除萌出阻力令其自然萌出、手術(shù)治療及正畸豎直。觀(guān)察該病例的曲面斷層片,患者的左側下頜第三磨牙近中阻生抵在第二磨牙的遠中,造成其萌出間隙不足,因此當去除萌出阻力,即拔除第三磨牙后,再加上相鄰第一磨牙的少許近中移動(dòng),第二磨牙有了足夠的間隙自然萌出。

3. 關(guān)于肌功能訓練。該病例患者存在唇肌松弛,上下唇閉合不全的癥狀,患者否認口呼吸等不良習慣,那么其原因主要是上前牙的過(guò)度唇傾。由于唇傾上前牙的阻擋,使得上下唇長(cháng)期閉合不全,從而使得上下唇肌發(fā)育不良,表現為上唇稍短且上翹,下唇下垂且外翻,影響患者的外貌美觀(guān);同時(shí),由于患者上下唇長(cháng)期閉合不全、唇肌松弛,導致唇舌肌肉動(dòng)力內外不平衡,使得上前牙唇傾進(jìn)一步惡化,造成惡性循環(huán)。當正畸治療結束后,若患者的唇肌仍處于松弛狀態(tài),那么由于存在唇舌肌肉動(dòng)力內外不平衡,容易導致錯 畸形的復發(fā),不利于療效的保持。因此,進(jìn)行唇肌功能訓練不僅能增強唇肌張力,促進(jìn)患者上下唇閉合,外貌得到改善,同時(shí)有利于正畸治療后療效鞏固與保持。因此該病例的治療方案需配合進(jìn)行肌功能訓練,且在正畸治療的一開(kāi)始就應伴隨進(jìn)行。

4. 關(guān)于露齦笑的矯治。其方法主要有手術(shù)治療、正畸治療及功能矯治。正畸治療主要是通過(guò)壓低上前牙達到改善露齦笑的目的。其作用機制在于當牙齒被壓低時(shí),附著(zhù)于牙頸部的牙槽嵴纖維壓迫牙槽嵴頂使之吸收,牙槽嵴頂的高度下降,齦緣的位置也就隨之向根方移動(dòng),從而減少露齦,改善露齦笑。而目前正畸臨床上壓低上前牙的常用方法有運用種植釘支抗、頭帽-J鉤行高位牽引、搖椅弓等。相對于傳統的壓低上前牙技術(shù),運用種植釘支抗的優(yōu)勢在于它不用考慮患者的依從性問(wèn)題,能保證壓低作用的時(shí)間,從而保證了壓低的效果,且可以縮短治療時(shí)長(cháng),同時(shí)它更加美觀(guān)舒適;而相對于傳統壓低上前牙技術(shù),它更大的缺點(diǎn)在于它是有創(chuàng )的,即便它的創(chuàng )傷很小,且費用也相對較高,部分患者不能接受。關(guān)于露齦笑功能矯治的方法主要有閉口訓練、微笑訓練等。在該病例露齦笑的矯治上,更理想的方案是運用種植釘支抗壓低上前牙的同時(shí)讓患者進(jìn)行功能訓練配合治療,這樣不僅能在保證壓低效果的同時(shí)縮短治療時(shí)長(cháng),而且在功能訓練的配合下,露齦笑的治療效果能得到增強和鞏固。



[1] Lara TS, Lancia M, da SFOG, Garib DG, Ozawa TO. Prevalence of mesiodens in orthodontic patients with deciduous and mixed denti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other dental anomalies. Dental Press J Orthod. 2013. 18(6): 93-9.

[2] Fernández MP, Valmaseda CE, Berini AL, Gay EC.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45 supernumerary teeth. Med Oral Patol Oral Cir Bucal. 2006. 11(4): E339-44.

[3] Giancotti A, Arcuri C, Barlattani A. Treatment of ectopic mandibular second molar with titanium miniscrews.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. 2004. 126(1): 113-7.

[4] Lee KJ, Park YC, Hwang WS, Seong EH. Uprighting 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with direct miniscrew anchorage. J Clin Orthod. 2007. 41(10): 627-35.

[5] Magkavali-Trikka P, Emmanouilidis G, Papadopoulos MA. Mandibular molar uprighting using orthodontic miniscrew implants: a systematic review. Prog Orthod. 2018. 19(1): 1.

[6] Sawicka M, Racka-Pilszak B, Rosnowska-Mazurkiewicz A. Uprighting partially impacted permanent second molars. Angle Orthod. 2007. 77(1): 148-54.

相關(guān)閱讀
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_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红樱桃_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_欧美男男纯肉巨黄作爱视频